【热点预测】
9月21日,教育部、财政部、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《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》,公布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,共有137所高校上榜。对于 国家致力于建设“双一流大学”请问你怎么看?
【中公解读】
此次遴选认定所产生的是“建设”高校及“建设”学科,重点在“建设”,是迈向世界一流的起点,而不是认定这些学校和学科就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。伴随着“双一流”的出台,打破了之前985、211高校的实习垄断,调动了学校发展学科和学术的积极性,值得肯定。
在没有建设双一流大学之前,我们国家一直把“985工程”和“211工程”,作为衡量高校水平的标志,这些特殊的高校,在人们心目中坐实了难以取代的位置,甚至认为,它们就是中国高校无所不能的神化符号。而对于处在神坛上的“985工程”和“211工程”来说,一方面,可以轻松获得国家巨额资金的支持,而对于其它高校来说,要想获得相应的国家资金支持却非常不易;另一方面,“985工程”和“211工程”本身也是一种带有某些“福利性”的光环,在这种光环作用下,这些学校的老师们在学术成果评定方面,和在职称考核评定方面,都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很大的便利性。而如果没有这样的光环,就算是毗邻一墙之隔的高校,那一墙之隔也会成为境遇上的一片汪洋,老师们只能“望洋兴叹”。因此,在“985工程”和“211工程”样板示范作用的辐射下,所有大学都在朝着同样维度的坐标方向靠拢,误认为大学的发展必须朝着这个唯一的方向去走,不管是高校自身的成名,还是老师们的个人职业发展,如果不进入“985工程”和“211工程”的序列,那就是难以如愿以偿的事。
然而,这却从宏观上使得高校发展应有的多元化变成了僵硬的模式化,很多高校在争取“985工程”和“211工程”的名份中失去了自我,将巨大精力都花在了与学术和培养人才无关的方面。这对社会教育资源来说是一极大的浪费,也不利于大学发展百花齐放的多元价值取向。尽管这些大学可能并不心甘情愿地这样去做,但身处这样的大环境中,也不得不沉浮于这样的游戏规则。
这次,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《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》,从源头上厘清了很多问题,应说这是宏观思路上的一次大调整,其意义在于阐明了未来发展的大方向,打破了诸如“985工程”和“211工程”从一而终的“世袭制”,让所有高校都站在了公平的起跑线上。
因此,针对双一流大学我们要进一步做好落实工作,“双一流”不能变成“211”“985”的翻版,其中的根本着力点,则在于设计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动态考评机制,有了动态考评机制,高校的能上能下,反而会成为一种良性的驱动力,否则,现在实施的“双一流”战略,很可以走出以前的老俗套。因而,对于“双一流”实施来说,设计出动态考评机制是根本性的保障,更是防患于未然的万本之源。
备注:材料来源网络
来源 新浪博客 作者:马进彪
(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)
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方式 | 版权声明 | 招生代理 | 支付方式 | 网站地图 | 手机页面 | 友情链接
Copyright©1999-2017 北京中公未来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.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0218183号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93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13005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