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,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。”这两天,一个叫范雨素的农民工突然火了,她在《我是范雨素》中记叙了自己及家庭十多年来的经历,一夜之间成为爆款文。有网友评论称:“没有激烈言辞,甚至没有突出的感情色彩,作者是自己人生的亲历者,也是周围人人生的记录者。大社会,小人物,跃然纸上。”(4月26日《北京青年报》)
带着对命运的不甘,12岁的范雨素南下看世界,20岁只身漂北京,居住在北京城郊外的村子里,靠做月嫂得来的工资拉扯着女儿们长大。一直到44岁,范雨素写作了文章《我是范雨素》,靠着描写社会底层不堪的命运与写作“天赋”,终于跳出“农门”,“农民作家”终于得到了大众的侧目。44岁才跳出“农门”的范雨素实际上是“农门子弟”难逃“农门”的缩影,文章的背后,应该反思的,是城市与农村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而导致命运轨迹的差异。
草根文化崛起之时,卓君等“农门”出身的草根明星活跃在公众视野之中,这证明“农门子弟”在天赋上并不比城市子弟差。文中,范雨素的哥哥也梦想跳出“农门”,珍惜每个读书的时刻,高考失利、文学不精,巨大的经济压力使他不得不放弃理想,屈服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。
和大多数“农门子弟”一样,范雨素和姐姐哥哥都是具有天赋的,但“农门子弟”大多都和范雨素的哥哥一样为求温饱而抛弃理想。拥有理想的“农门子弟”还需要多少年的坚持,才能找到命运的伯乐?笔者认为,要让农民子弟跳出“农门”,解决教育资源分配是关键。
要想换来命运公平,知识是第一步,首先就要普及农村地区的教育。师资力量薄弱、教师工作量大、整体教学水平不高都是现阶段农村地区教育的尴尬。培养优秀的“农门子弟”,教育普及不能仅停留在扫除文盲阶段,缩小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的差距,优质的教学必不可少。
当然,课本的知识是有限的,俗话说,眼界决定人生的高度。教育普及后的兴趣培养也尤为重要,教会“农门子弟”知识,也要教会他们寻求人生的定位。
城市孩子可以在丰富的选择中挑选喜欢的兴趣班,而“农门子弟”则不然,用于农村地区的教育资金更多的还是投入了语文、数学、英语等学科的课程教学中。教育部门在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还应注重兴趣、个人理想的培养,农村学校也应当享受“奢侈”的艺术。
减少对“农门子弟”的刻板印象,化解底层人民对命运的顽固思想,“农门子弟”梦想的生存空间才能得以扩大。44岁的范雨素等到了人生的机遇,命运可能就此扭转。但社会不应让下一个范雨素再等待44年,不应再让“农门子弟”承受“命运拙劣”的伤痛。
稿源:湖北日报网
作者:莫昕楠
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中公时事政治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
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方式 | 版权声明 | 招生代理 | 支付方式 | 网站地图 | 手机页面 | 友情链接
Copyright©1999-2017 北京中公未来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.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0218183号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93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130052号